內容摘要:今年,我國將投入1000萬元用于現知最早的大型佛教石窟寺遺址克孜爾石窟的?;?。
關鍵詞:龜茲;研究院;克孜爾;李志;新疆
作者簡介:
新華社烏魯木齊6月1日電(記者張曉龍、李志浩)今年,我國將投入1000萬元用于現知最早的大型佛教石窟寺遺址克孜爾石窟的?;?。
克孜爾石窟位于新疆拜城盆地南端、雀兒塔格山北麓的木扎特河東岸斷崖之上。石窟始建于公元三世紀,衰落于公元九世紀。
負責克孜爾石窟研究、?;すぷ韉男陸曜妊芯吭涸撼ぶ硪睹方檣?,今年的?;ぷ式鷸饕糜詒諢薷?、巖體加固、數字化?;?、三位測繪等項目,目的是?;ず夢奈鋨踩?,努力讓文物活起來,加強文物的可利用性。
目前,克孜爾石窟已發現的洞窟總數達349個。石窟呈東西向在綿延約1.7公里的明屋塔格山崖體上分層錯落分布,并按山勢自然走向分為四個石窟分布區域,遺存約10000平方米壁畫和部分彩繪塑像、多處窟前建筑構件遺跡。
由于年代久遠,克孜爾石窟內的不少壁畫瀕臨損毀,壁畫的保存和修復難度極大。
新疆龜茲研究院?;に彼ぱ罱芩?,洞窟內濕氣大,巖體結合性差,壁畫非常容易脫落,工作人員必須對部分區域進行搶救性加固?;び胄薷?。
據了解,新疆龜茲研究院?;に炎榻ㄓ?0名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的壁畫?;ば薷炊游?,配備有X熒光光譜分析儀、分光測色計、顯微照相機、老化試驗機等分析研究儀器,還成立了龜茲石窟文物?;な笛槭?、壁畫?;ば薷粗行牡然?,重點提高科研分析能力,使石窟?;すぷ饔曬サ目詞厥獎;は蚩蒲П;ぷ?。
由于地處偏遠,許多對克孜爾石窟感興趣的觀眾難以到當地觀摩這些文物。為滿足他們的需求,新疆龜茲研究院還聘請來自上海的圖像技術機構,對石窟壁畫進行數字數據采集、數字三維影像展示等。5月,部分洞窟已通過虛擬現實技術或實體模型的形式在天津等地展出。